近日,在福州舉辦的2024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上,老工匠們以“天工巧作”令“福”地生輝。
在這一場權威性、規模性、影響力居全國之首的工藝美術博覽會上,超過1000名工美大師和大國工匠亮相,超過12萬件各地特色展品風采互鑒、交相輝映。
藝苑爭芳中,來自八閩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工藝美術大師用巧手、鋒利刻刀,創造出錦繡炫彩的作品,蘊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人文風骨;在入古出新的跨界融合中,傳統工藝美術之花絢爛綻放。
定力如磐石
在一眾展館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禮忠藝術館穩占“C位”。步入福建館,右手邊就能看到各類構思精巧、工藝不凡的壽山石雕作品。
陳禮忠的新作《安居》巧奪天工。菊花以灑脫之態傲然開放,花朵大而活潑,層層疊疊,漸次打開,花瓣柔美而富有動感,兩隻鵪鶉停在一旁,雙眼明亮而深邃,羽毛之間銜接緊密。
“山河無恙,人間皆安。”這是陳禮忠在疫情後,透過《安居》作品給予祖國和人民最深的祝福。
“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考工記》裏的這句話也是陳禮忠聲名鵲起之路最好的總結。如今,陳禮忠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山石雕的代表性傳承人。可少有人知道,千禧年的除夕夜,他卻是靠借來的1000元錢過了個年。
窘迫,隻因陳禮忠傾盡所有,買了一塊石頭。1995年夏天,27歲的陳禮忠在福州晉安區壽山鄉壽山村看到了一塊五彩斑斕的巨型雞母窩,高達1.4米、重達600公斤。
花費12萬元。這價格,當年可以在福州市中心買套房子。“太美了!我的血液在身體裏沸騰,我知道我不能失去它。”陳禮忠回憶道。
他也曾因這塊石頭飽受同行的質疑,因堅持藝術創作拒絕甲方“指點”,令即將到手的訂單打了水漂。但在2001年,《春聲賦》破繭而出,驚世駭俗。
此後的故事被人們熟知。2010年,《春聲賦》曾以鎮館之寶的身份亮相上海世博會福建館,官方以1.3億元的價格為其投保。
從“守之”到“創物”,這幾乎是所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走過的路。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閩派牙雕的傳薪者宋春國,在正式接觸牙雕前,曾耗費一年時間,專注於磨刀。“心性若不堅定,連牙雕的門檻都摸不到。”
自幼隨父在莆田工藝一廠學習雕刻,宋春國曾輾轉於石雕、木雕、牙雕車間,最終集百家雕藝之所長,研創了“琳瓏細透”牙雕技藝——融彙了圓雕、平雕、透雕等雕刻手法,其作品呈現出“雅、潤、精、逸”的藝術風格。
宋春國的代表作之一《百駿圖》,是按照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百駿圖》原畫作1∶1進行再創作。自2013年起,他帶領團隊夜以繼日,曆時近4年才完成。這個作品重達500公斤、長4.8米、高0.7米,成為世界上麵積最大的象牙雕刻作品,獲得扛旗世界紀錄。
為創作尋找靈感,宋春國如今仍保持著翻閱古籍、觀看展覽的習慣。他對這門手藝的熱愛始終不減,直言:“要想把這一行做得長久,離不開耐心與細心,更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定力和韌勁。”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謝鬆青也持有同樣觀點。謝鬆青從小就接觸建窯建盞,耳聞目睹使他走上了建窯建盞和其他陶瓷工藝製作之路。
一方山水養一方人。建盞產自建窯,建窯是我國著名的古窯之一,現有大量遺址位於南平市建陽區水吉鎮後井村一帶。在謝鬆青的記憶裏,小時候,山上、田裏、路邊可見大量散發著晶瑩光彩的黑碗殘片,家中裝食物的器皿很多都是建盞;長大後,建盞成為他濃濃的鄉愁。
他幾近癡迷,從收藏、鑒賞、燒製建盞,到傳承、恢複、光耀建盞文化,以傳統龍窯柴燒建盞,成功地燒製出可與宋代建盞相媲美的建盞,創辦了第一個非國有的建窯建盞博物館。
在各自領域有所成就後,不遺餘力地讓老工藝傳下去、火起來,成為工藝美術大師們共同的追求。數據顯示,目前,全省累計60人獲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826人獲評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1307人獲評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
薪火永相傳
年近花甲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建勝在徒弟蘭全盛的展位上緊張地搓著手。然而,真正接受“考試”的,卻是他的徒弟蘭全盛。“雖然接受考試的是徒弟,但同樣也是對我們師徒技藝傳承的一種考驗。”林建勝說。
此次,蘭全盛帶著兩件作品參加“百鶴杯”工藝美術設計創新大賽,這是工藝美術界最重要的比賽。大賽設“金鼎獎”“百鶴獎”“新銳獎”三個層次獎項,相當於金、銀、銅獎。蘭全盛的目標是獲得好獎項。
“他曾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這個可不好得。這次參加‘百鶴杯’創新大賽就是想獲得大家對自己作品的認可,再努力拿個獎。”林建勝笑著說,言語中滿是對徒弟的讚美之詞。
出生於1981年的蘭全盛有20餘年的製陶“工齡”。2007年,他進入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學習陶瓷雕塑時,認識了林建勝,兩人交談甚歡、相識恨晚,其間他逐漸感受到德化傳統陶瓷雕塑的獨特魅力。3年後,蘭全盛毅然辭去小工藝品創作設計工作,向林建勝學習求教德化傳統陶瓷雕塑技藝。
“您的這位弟子花了多久時間出師?”記者問。
“8年。”林建勝說。蘭全盛是一名頗有天賦的學生,但出師也要8年。
在藝術的世界裏,大師和匠人的分水嶺從來都是決絕的。
工藝美術講究“因材施藝”。林建勝曾在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任職,後又擔任福州大學、福建商學院等客座教師,桃李滿天下。“一間坐滿50人的大學教室裏,首先讓學生用泥塑臨摹一個作品的基本型。作品達8分以上的學生,就是天賦型選手,再加上後天努力,或許可以成為大師。”
這樣的人,不到五分之一,但也比“60後”林建勝那個年代的比例高得多。
即便如此,現在還是存在著傳統工藝美術後繼乏人的現象。“學生教過數千個,但仍然堅持從事陶瓷行業或者從事與之相關行業的學生,僅十分之一。”林建勝說。
在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的德化,陶瓷已串起了一條500多億元的產業鏈。2023年,規上陶瓷企業產值占全縣規上工業企業產值的77%。
換言之,與其他的工藝美術品種相比,陶瓷雕塑已是當中的佼佼者。
對此,宋春國感觸頗深。“大學學習4年,學徒再當6年,牙雕手工藝者想要出師,至少需要10年。學徒在學習過程中,人才流失率達30%,學徒最終成為大師,10個人裏僅有1人。”
傳統工藝需要一代代年輕人的傳承。如今,幾乎所有的工藝美術大師都選擇收徒傳藝,傾囊相授。
來自莆田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福華通過大師工作室與高校合作講學、社會傳承、工廠傳承的方式,培養了行業人才上千人,還以豐富的課餘活動為載體,開展榫卯結構、木工工具、手工體驗、仙作故事等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要以孩子的興趣為導向,創新載體與遊戲的形式相結合,讓孩子在玩樂中了解非遺技藝,感受民族文化。”
大浪淘沙,仍然有一些“後生”被傳統工藝美術的魅力深深折服。
黃福華說:“在仙遊有很多紅木三代、四代,甚至五代。我們也曾有過斷鏈的階段,很多孩子不知道什麼是榫卯,什麼是鎪空、鏤空,什麼是浮雕、通雕、淺雕、陰雕。現在許多年輕人接過父輩的接力棒,繼承父輩的手藝,推動仙遊紅木文化傳播。我們感到很高興。”
記者還在陳禮忠藝術館見到了“00後”畢業生陳葆掬,這也是陳禮忠最近收的一個小學徒。談及選擇這個行當的原因,陳葆掬說:“色彩對人的感官刺激是最為直接的,壽山石天生便能‘以色奪人’,擁有更豐富的情感和藝術表現力。”
“在LD乐动
上大二時,無意了解到陳禮忠大師為了更好雕刻鷹這一翎毛類動物,曾畜養了十幾隻鷹,悉心觀察其棲息動態和習性,創作了一係列目光如電、炯炯有神、爪力雄勁的雄鷹形象。”陳葆掬相信言傳身教的力量,在她看來,工藝美術的生命力始終在傳承與創新中延續。
原文鏈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405/20/content_36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