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正文

畢業季|“承繼創新,青年敢行”2024屆工藝美術畢業設計作品線上展!

發布日期:2024-05-08   瀏覽:



以青春之筆,描繪時代美。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承繼創新,青年敢行”LD乐动 工藝美術畢業設計作品展活動即將隆重開幕。LD乐动 2024屆工藝美術專業的學子們,堅持以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論述為指引,致力於深耕傳統,深入生活,潛心創作。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老師們精心指導下的作品,描繪了新時代,書寫了新征程,展現了守正創新的精神,與時代同心同向。將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性地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充分展現了中華曆史底蘊、文化之美。

為全麵展示2024屆畢業生的創作成果,本屆畢業季線下活動在福清僑鄉博物館展出(2024.5.1-6.15)。共展出了今年即將畢業的2024屆畢業工藝美術學子的近四十餘件作品,涵蓋了壽山石雕刻、漆畫、陶瓷設計、插畫、綜合材料等多種不同的作品表現形式。這些作品不僅體現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尊重,也展示了他們對於新時代、新征程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見解。藝術是生活的鏡像,生活給予藝術創造的靈感和力量。這些成果的取得,是他們深入生活、潛心創作、傳承創新的集中體現,也是他們對文藝工作的高度熱愛和積極探索的結果。充分展示了2024屆學子昂揚的精神風貌和豐沛的創新精神,恰是“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錘起刀轉鐵石生花,一漆一繪展現光芒,奇思妙想雕刻人生”。

2020年,工藝美術學子們懷揣對知識的渴望和夢想,在福師院校園裏學習成長,共同歡笑;2024年,這些熠熠生輝的日子,都將成為最美好的青春記憶,一場平常而又不平凡的大學經曆。畢業的離別亦是新征途的開始,我們希冀同學們在今後的人生征程中,始終銘記“明德篤行  弘毅求真”的校訓精神,雖任重道遠,但知之愈明;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追風逐夢,讓青春以藝術點亮人生、用行動實現夢想。

 

雕藝

 

花落蝶生

作者:陳惠

指導:陳禮忠,吳海薇

設計說明:玉石雕刻以破繭而出的蝴蝶為基礎,輔以冬日梅花。蝴蝶以衝破束縛為表現形式,終將化蝶。表達出人們在經曆過自身沉澱,最後擁有美好生活的表現觀念。用枯木為座,把各種形態的蝴蝶和不同破損程度繭以吊墜的形式懸掛。

 


草木無聲詩

作者:陳葆掬

指導:陳禮忠、沈樵

設計說明:以創造性的方式重新詮釋《詩經》中的草木元素,通過表現《詩經》中草木元素的繁多、脆弱,用當代的藝術設計和審美理念來表現對自然的熱愛,呼喚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和保護意識,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社會中的實踐。

 


離開伊甸園

作者:陳舒婷

指導:陳禮忠,吳海薇

設計說明:《離開伊甸園》的創作靈感主要源於兩個方麵,其中一個是18786月埃德沃德·邁布裏奇拍攝的馬:鳥動作的分解為在作品中運用在動作分解的基礎上,作品受到影視交叉蒙太奇的啟發,在一個畫麵交代兩個不同選擇而衍生出的的兩條時間線。

 

 

梁祝

作者:甘文清

指導:陳禮忠、吳海薇

設計說明:通過圓雕的形式,選取中國民間故事經典《梁祝》的經典場麵,將其以人物融入山水的造型設計雕刻成係列作品。《梁祝》作品一:十八相送,作品二:梁祝重逢,作品三:化蝶。

 


家鄉的建築

作者:林心雨

導師:陳禮忠,吳海薇

設計說明:閩派特色建築是中國福建地區獨有的建築風格,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通過對建築特色部分的雕刻,可以進一步促進閩派特色建築的保護與傳承,將這些傳統建築風格融入現代設計中,防止其被遺忘和消失。

 

舞獅

作者:卓珈伊

指導:陳禮忠,沈樵

設計說明:作品以佛山醒獅為創作基礎加以設計,獅子和孩童活潑可愛造型各不相同,有抓癢、采青、睡覺等神態,以此表達歡快的氛圍。

 


龍鳴

作者:韓露

指導:陳禮忠、吳海薇

設計說明: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吉祥、神秘的象征,寓意著瑞氣與祥和,而中國傳統樂器有著悠久的曆史底蘊。將龍獸的形象與中國傳統樂器特色外形相結合,使二者的造型和表現形式更加豐富。

 


多麵獅

作者:陸董玲

指導:陳禮忠、沈樵

設計說明:作品主題是多麵獅,每一麵都是不同的情感表達。根據石頭本身的特色三顆不同的頭顱,紅色代表憤怒,白色代表悲傷,黑色代表恐懼。古獸身體呈情感雜糅融合,表達出情感的多樣與變化無常。

 



漆藝

 

小院子

作者:楊鵬瑛

指導:吳紹平

設計說明:漆畫采景於奶奶家門口的那一塊院子,建築以土樓的形狀取出局部房屋進行創作。房屋前的院子空地則是布置了鄉村中常見的吃席場景。參與吃席的人群中男女老少大部分來源於修建房屋的工地人員。其房屋中夾雜著尚未完修的磚頭房,與周邊的嶄新小洋房進行對比,表達出鄉村振興策略的進行時。

 


木拱廊橋

作者:夏萱琳

指導:吳紹平,林達

設計說明:以壽寧廊橋為題材,通過漆畫的方式介紹家鄉建築,希望通過這一方式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到福建的廊橋文化。

 


媽祖巡香

作者:吳靜瑜

指導:吳紹平、林達

設計說明:作品以漆畫的表現形式展現了蟳埔女媽祖巡香遊街的場景,表現出富有地域特色的蟳埔女民俗文化和閩南文化。畫麵以橙紅色調為主,通過堆漆、貼箔、變塗等技法,表現出蟳埔女頭飾、服飾和建築的紋理和質感,最後進行罩金、打磨。

 

四時景

作者:王薇

指導:吳紹平、林達

設計說明:漆畫形式表現學生用傳統的表演形式正在演奏,希望青少年在學習南音的過程中先繼承再發揚,更好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背景體現的是四大名曲之一的《四時景》,將沒有歌詞的旋律具象化繪製成畫麵,讓觀者感受到南音的獨特魅力,“以樂化人”。

 


破心籠以赴雲程

作者:林佳雯

指導:吳紹平、林達

設計說明:作品對“走出舒適區”的話題進行探討。采用漆畫的形式,利用變塗、螺鈿鑲嵌、鋁箔粉罩磨等多種技法對畫麵進行具象化的表達,籠子是“舒適圈”的象征,冒出籠子的蘑菇象征勇於嚐試的決心。以此鼓勵人們要勇於嚐試,走出舒適區。

 

 

鏡像

作者:李閩

指導:吳紹平、林達

設計說明:《鏡像》的主題圍繞著畢業季即將分離的傷感情緒和對未來的憧憬,以及對人生旅途的思考。

通過運用濕畫法,變塗,研磨髹塗,罩染的技法繪製一副傍晚動車站的景象,動車外表鏡像出行人在行走的畫麵,色調以暖色為主,用生漆和黑漆畫出人物,用透明綠,透明藍進行多層髹塗,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壓紋,最後罩金,研磨。將黃昏車站的景象呈現出來。

 


三菩薩壁畫

作者:翁小莉

指導:陳春、沈樵

設計說明:

以複刻為主,原作為現如今展於大英博物館中還未歸國的文物—清涼寺壁畫的《三菩薩》,以新的手工藝方式來呈現出不同的畫麵效果,進一步了解更深層的故事從而激發對文物回歸道路的延續

 


追遠

作者:陳澤震

指導:吳紹平、林達

設計說明:追遠一詞,意思是對以前的人或事物的思念,作品所表達的是對兒時家鄉節日的回憶。作品主體元素設計采用了閩南地區常見的紅碗與燕尾脊,也是兒時節日記憶的深刻印象。《追遠》是一件漆立體藝術裝置,作者想以漆封存加固記憶,銘記於心。

 


作者:葉雨欣

指導:吳紹平

設計說明:作品以太極圖的形態為基礎,兩極分別代表人類與自然。在工藝上,運用漆藝表現人類一極,運用鉤織工藝表達自然一極,以工藝表現出的不同的質感表達人與自然之間不同但相互融合的關係。

 



陶藝

 

幾回清夢到花前

作者:劉靈之

指導:徐李葳、王瑞強

設計說明:通過瓷板畫的描繪,將金陵十二釵的部分發飾進行可視化的圖像表達,結合與人物對應的花名簽,以此暗喻她們的人物性格,感受她們生命中的悲歡離合。采用釉下五彩汾水和釉上金水結合,在瓷板上經曆拓印線稿、汾水上色、釉層噴施、金水裝飾這四個主要步驟,最後製作而成。

 


生態末日的樣本

作者:塗劍超

指導:王瑞強、徐李葳

設計說明:經曆了核戰爭、核武器試驗和核事故的時代稱為後核時代,在此背景下創作了一係列以海洋動物為主體的創意陶瓷擺件設計,係列中包含8個海洋動物形象,運用各種釉料和顏色來表達動物受核汙染而導致的混亂與傷害。將複雜的環保問題轉化為視覺和觸覺可感知的藝術品,提升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作者:王龍飛

指導:徐李葳、王瑞強

設計說明:茶器,原本僅僅是作為飾物的存在,然而,在古老的世界中悄然發生了轉變,進化成為了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生命體,以誇張,扭曲的形式表達生命體想要突破傳統與茶器的束縛,展現出無窮的生命活力。

 


環周銀玉

作者:林美杉

指導:徐李葳、王瑞強

設計說明:本設計受到中國古典哲學思想觀念之一的圜道觀,象征萬事萬物具有周而複始的動態特征的啟發。在這個作品中,運用瓷花捏塑的技藝來創作蝴蝶形象,因為蝴蝶的生命周期從卵到成蟲再到破繭成蝶,呈現出循環往複的過程,與圜道觀的理念相呼應。

 


堆影古陶

者:康鷺欣

指導:徐李葳、王瑞強

設計說明:以山海經中神怪形象為題材,融合三星堆文化中青銅人麵像的造型,將各有特色的形象以比較簡約的方式呈現,進而表現出整體、自然的感覺。

 


誰是最聰明的人

作者:楊政

指導:徐禮葳、王瑞強

設計說明:是你?

 


種子之韻

作者:李思媛

指導:徐李葳、王瑞強

設計說明:作品以種子作為創作基礎,將種子的各種形態進行結合加以設計,與多巴胺色彩進行結合,製作出能夠讓人感到溫暖、輕鬆的陶瓷家居擺件。

 


綜合材料

 

pm.6:00-am.6:00 潮起

作者:許承釗

指導:吳紹平

設計說明:作品隱喻事物周期性與新生力量,強調個體價值,激發觀眾情感共鳴與審美體驗。

  


作者:阮麗君

指導:陳禮忠、沈樵

設計說明:這套作品靈感來源於自身經曆。五幅作品講述了從初入校園,適應校園,到離開校園,進入社會最終重返校園的故事。旨在通過這五件作品表現自身心路曆程,表達對大學四年生活的不舍與留戀。


 


“我便是唯一的光”

作者:李一航

指導:陳春、吳海薇

設計說明:本設計深入探究大漆工藝及福建近現代傑出人士生平,巧妙融合二者形象,凸顯大漆魅力與福建文化底蘊。精選近現代閩籍名人,借助大漆獨特質地,匠心打造兼具曆史深度與教化功能的肖像畫,弘揚地域文化。

滴水獸

作者:蔡爾芳

指導:吳紹平

設計說明:靈感來源於閩南特色建築番仔樓上的排水構建滴水獸,滴水獸現在更多象征的是閩南人的那種拚搏的精神,是閩南的一個精神符號。將大漆與滴水獸相結合,先使用泥塑捏出造型,再進行裱布、刮灰、打磨、上漆等步驟。

 


 

【版權說明】

設計作品版權歸 原作者 所有

禁止盜用、抄襲、營利性使用作品

展覽時間:2024.5.1—2024.6.15

展覽地址:福清僑鄉博物館三樓6號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