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部署,7月6日至7月8日,我院與馬克思主義學院15名師生組成的“青春力行”社會實踐隊奔赴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開展“紅色尋蹤心向黨,青春助力振興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了解鄉村現狀,傳播先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追尋領袖足跡,汲取奮進力量
實踐隊前往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踐示範基地”——仙山牧場,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昔日的足跡,深刻感悟思想偉力。參觀仙山學習館,瞻仰閩東北特委、軍分區駐地紀念碑,實地感受習總書記首創中心組學習進基層的生動實踐、探索擺脫貧困途徑的務實作風;深刻體會習總書記“四下基層”、“精準脫貧”的理論與實踐;切實感悟“弱鳥先飛”、 “滴水穿石”的奮鬥精神。
實踐隊一行來到位於下山口村的陳祥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基地負責人陸道生從“人傑地靈,英雄輩出”“尊老愛幼,傳承美德”“勇毅從軍,報效祖國”“寧灑熱血,不失寸土”四個方麵圍繞陳祥榕烈士的生平事跡開展了一堂“場館裏的思政課”。隊員們被“雪山回蕩英雄氣,風雪邊關寫忠誠”的精神深深折服,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要將“清澈的愛,隻為中國”的紅色革命文化內涵發揚光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繼承和弘揚紅色革命精神,成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傳承非遺文化,感知鄉村振興
屏南縣擁有多個中國傳統村落、省級曆史文化名村和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踐隊前往屏南縣長青根藝文化博物館,聆聽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寧德市非遺傳承人張長青老師講解根雕知識。針對如何促進根雕文化的傳承,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賦能鄉村振興與中國高質量發展等問題,張老師向實踐隊員們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與建議,引導實踐隊員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用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在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第六批省級曆史文化名村、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熙嶺鄉龍潭村,屏南紅粬黃酒釀造技藝傳承人陳孝總與四平戲團長陳官購分別帶領實踐隊員們參觀了黃酒博物館與四平戲博物館,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台戲(四平戲)、一壇酒(龍潭酒)”獨特魅力。
踏尋鄉土深處,助力鄉村煥新
屏南縣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改革思維推動鄉村發展,在組織振興、古村落保護利用和農村產業發展等方麵進行積極探索,打造了一個個美麗鄉村,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具有屏南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熙嶺鄉宣傳委員吳澤光帶領實踐隊了解學習了龍潭村與四坪村的鄉村振興新樣板,即推行“黨組織+古村落+能人+村民+互聯網”的發展模式。
在老屋修繕方麵,堅持整村推進,重點打造文創核心區,將原本破舊的老屋有序活化為民宿、餐館、畫室等業態,構建公益藝術教育中心、陶藝館、啤酒坊等一批融合傳統元素與現代審美的優質空間。
在人才引進方麵,引入智庫人才溫鐵軍教授團隊,成立屏南鄉村振興研究院,完成“四坪慢生活生態創意村規劃設計”,啟動首個“雲村民”計劃。同時,以屏南鄉村振興研究院為載體,加強與高校合作,引進多層次高素質人才。
實踐隊一行還開展了問卷調查,與新老村民麵對麵溝通交流,了解到新老村民“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點亮了城鄉融合、多主體參與、多業態共創的鄉村生態產品價值化的鄉村產業振興之路,激發起隊員們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打造產業優勢,築夢鄉村振興
成立於2015年的鮮珥家(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農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於一體的新零售貿易型公司。實踐隊師生們參觀了鮮珥家的包裝車間以及直播場所,深入了解產品外包流程與旗下相關產品的詳細情況。通過實地學習,將經管類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了解當地現代化企業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
據悉,鮮珥家通過招商引資進入屏南設廠,為當地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有效解決了勞動力剩餘的問題以及家鄉農產品無法走出大山的現狀,幫助解決農產品滯銷困境,推動了鄉村振興的發展。鮮珥家通過TOB(麵向企業)方式與電商平台合作,以“公司+農戶+平台+40萬核心代理商”模式,打通了傳統電商、社交電商、網紅自媒體電商等多種銷售渠道,不僅讓當地農產品不再愁賣,更讓其主要產品新鮮銀耳銷量全國領先,獲得20多個行業獎項。
此外,實踐隊前往福建屏南瑞幸咖啡烘焙基地參觀學習。負責人帶領實踐隊參觀了烘焙全流程,大家了解到該處瑞幸烘焙基地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與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學思踐悟新思想,青春實踐正當時
在實踐過程中,“青春力行”實踐隊圍繞《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以及 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圍繞擺脫貧困這條工作主線,提出的“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的脫貧思想,以“青春助力振興夢”為題,宣講包括田小宇、邱桂梅、林正碌等在內的屏南縣鄉村振興人物,在理論宣講中感悟思想偉力,賡續前行力量;在社會實踐中追尋領袖足跡,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實踐隊成員梁昌捷在仙山學習館內以“學習二十大,永遠跟黨走”開展思政小課堂,引領大家感悟“艱苦奮鬥、頑強拚搏、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閩東精神。四名隊員在學習中心組讀書班的舊址處進行宣講,用深入人心的語言講述閩東人民擺脫貧困的成功實踐。
滿載而歸,不負“鄉”遇。通過此次社會實踐,同學們不僅領略到文化的曆史底蘊和產業的融合發展,更深刻體會到文化和產業共同推進鄉村振興的價值與意義。
在全麵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新時代青年發揮著生力軍作用。廣大青年應紮根基層一線,涵養“自找苦吃”的精神品格,展現青春的朝氣銳氣,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共同為中華文化的繁榮昌盛、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力量。